可调弯鞘是由鞘管、鞘芯、操控组件等三部分组成。
心血管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的基础技术是血管腔内技术。血管腔内技术是借助血管的管腔通道将鞘管送达病变位置(如冠脉、颈动脉、腹腔干动脉、肾动脉等),然后通过植入器械或药物对体内病变进行微创治疗的新兴医疗方法。
鞘管是腔内手术建立血管通路的最重要工具。良好的鞘管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、顺应性和良好显影性,鞘管在建立血管通路到达病变位置的时候,由于血管开口位置多变,鞘管定位困难,在手术中有时还需要交换不同的鞘管,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,且容易导致并发症产生。
腔内治疗的首要条件是准确定位病变血管,除了临床医师的操作技能与耐心外,鞘管在腔内治疗手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目前市场上的各种鞘管头端设计通常针对某一类型的外周血管,如需治疗多处血管疾病则必须更换鞘管,必要时不得不在术中重新对鞘管头部进行塑形等处理,极大的浪费了医师精力,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增加术后并发症,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头端可调弯的鞘管。
可调弯鞘管与普通鞘管的区别,是可调弯鞘管可以通过鞘管近端手柄的操作,实现鞘管远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弯曲。鞘管远端弯曲后,可以使鞘管的尖端指向靶位置,便于介入手术中弯曲路径的操作。鞘芯结构与操控组件,决定了可调弯鞘的性能与质量。
可调弯鞘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。目前对心血管疾病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,微创介入治疗手术以其创伤小、疗效好、恢复快等优点逐步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。随着心血管植入器械的技术进步与新技术的临床应用,大大拓展了腔内治疗的适应症,使腔内治疗越来越多地用于一些复杂病变,如左主干病变、慢性闭塞病变、多支病变、瓣膜病变、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及大血管疾病等,在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。
脉搏医疗的可调弯鞘产品,目前处在临床前研究中。